上一期,北京主场(ID:bjzhuchang)在推送中用较为详细的数据统计对阿兰加盟国安前的表现进行了分析,认为在最近两年阿兰状态和能力下滑较快,其真实状态跟本土一线国脚相比优势不大的结论。当然,这个结论只是通过对他此前两年比赛场上表现出的数据进行梳理后得到的,是数据体现出的真实情况,并不能说就能够代表未来。这一点,在文中也是强调过的。
不过,很多喜欢阿兰的球迷(也不知道怎么突然出来那么多阿兰球迷)不高兴了,有的坚持认为阿兰进球少就是天海中场不给力,有的就认为阿兰明显比巴坎布都强,怎么可能跟国脚差不多呢?于是发出了“巴坎布吐饼图”进行列举,或者又把巴坎布的身价拿出来说事,还有的干脆关心起文章作者和小编平时踢不踢球,踢什么位置?
一个前锋进球多少,跟中场球员的实力是不是成正比,这一点始终是球迷争论的焦点。道理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里不说道理,就举例子。比如说练武功,人说“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也就是说,兵器长有长的好处,短有短的好处。足球比赛的中场球员强大与否,也有缺点有优点。只看到传球准、控球好的优点,而不看到由此给前锋带来的防守压力增大的缺点,显然是唯心的。
上一篇中,北京主场(ID:bjzhuchang)举了个巴里射手普罗蒂的例子,可能不是看意甲起家的70后80后球迷,都不知道这个人。
伊戈尔·普罗蒂,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在意大利甲乙丙三级联赛中都拿过最佳射手的球员。他的身高只有1米71,技术尚可,门前抢点的意识和射门脚法一流,在他的职业生涯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小俱乐部效力(96年险些加盟国际米兰)。他是意甲联赛95/96赛季的金靴,他在33场比赛中打入了24个球,荣获意甲金靴,当然这个荣誉他不是独享的,跟他并列的是一个头发乱的跟疯子一样的西格诺里,这个人的名字,相信知道的人更多。
当时西格诺里效力于拉齐奥,这是意甲七姐妹中的一员,这一年的金靴是西格诺里在意甲赛场上的第三个金靴。也就是说,与普罗蒂分庭抗礼的是豪门中的大咖,“小世界杯”赛场上最出色的本土射手。
这一年是普罗蒂踢意甲的第二年,巴里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球队,也是意甲有名的“升降机”。巴里作为意大利南部普利亚大区首府,球队取得的意甲最好成绩是第7名,那是1947年的事情。在普罗蒂之前,巴里最大牌的球员叫科斯塔迪诺,他是1928年时的一位意大利边缘国脚,也是第一个从乙级联赛走出的意大利国脚。而巴里这个队历史上最大牌的球星应该是卡萨诺了。不过,普罗蒂拿最佳射手的时候,卡萨诺才上中学。
而当时西格诺里所效力的拉齐奥有多强大?94/95赛季,他们是意甲联赛的亚军,在进攻狂人泽曼的带领下,打入69个球,场均进球2个左右,在以链式防守和保守打法闻名的意甲联赛中是罕见的。中场的迪马特奥、福塞和兰博蒂都是意大利国脚,前锋线上除了西格诺里之外,还有意大利国脚卡西拉奇和克罗地亚国脚博克西奇,后者在前一个赛季的欧洲足球最佳评选中位列第四。
这样的中场配置,必然比巴里的中场强了很多,但谁也没有想到。已经有了丰富的金靴经验的西格诺里最后会和身材同样只有1米70的普罗蒂一起拿到联赛金靴。
由于普罗蒂表现出色,一年后拉齐奥将他挖了过来,取代已经去了尤文图斯的博克西奇。这也是普罗蒂效力过的最大牌的球队(当时差一点加盟国际米兰)。泽曼打造的西格诺里、卡西拉奇和普罗蒂的进攻组合,上个赛季的两个金靴代表同一个球队比赛,再加上意大利国家队主力中锋卡西拉奇,这让拉齐奥球迷魂牵梦绕。不仅如此,拉齐奥还挖来了在欧洲杯上大放异彩的捷克球星内德维德。
有了更好的锋线搭档,也有了更牛的中场供应,但是普罗蒂却找不到感觉了,他在拉齐奥这年踢了27场球,只进了7个。不仅仅他找不到感觉,西格诺里的表现也下滑了,他只打入了15个球。两个人加起来,恰好和去年一个人进球一样多。
而这一年的意甲金靴从二人手中旁落给了一个叫菲利普·因扎吉的23岁年轻人,有意思的是,因扎吉所效力的亚特兰大队,也是个小俱乐部。
今天的亚特兰大很有名,但在此前这支球队唯一的名气就是靠青训,无数的超级巨星从贝尔加莫这个米兰旁的卫星城走出,但在成绩上来说,亚特兰大是一只不折不扣的小球会。
成名后的因扎吉球迷们都很熟悉,他是一个典型的“机会主义”射手,曾被人讥笑不会带球,靠着比常人快0.01秒的反应和球场活在越位线上的感觉生存,是个典型的“吃饼”球员。可是,亚特兰大这样的球队,谁给他“喂饼”呢?翻开当年亚特兰大的首发阵容,都是些默默无闻的球员,就算是老意甲球迷也只能认得其中的一两个。比如伦蒂尼,曾经的世界第一天价,后来因为车祸而失去状态被米兰遗弃,还有中卫卡雷拉年轻时曾经在尤文图斯踢过一段时间,而踢球很有创造力的前腰莫菲奥那时候还是一个意甲“二年级”的年轻人,其他的鲁斯蒂科、福利奥、斯格罗,照着网上的名单打,都有可能打错。
没人“喂饼”的“吃饼”天才因扎吉,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战胜了尤文图斯的维埃里、米兰的维阿拿到了意甲金靴。有意思的是,这是因扎吉职业生涯唯一一个意甲金靴,此后他加盟尤文图斯,后来又去了米兰,身后都是齐达内、戴维斯、皮尔洛、鲁伊·科斯塔、卡卡这些“喂饼”大师,但他再也没有达到在亚特兰大时的进球效率。
原因是什么?当然是多方面的。在尤文图斯和米兰,球队创造出来的机会,并不是仅仅给因扎吉一个人,还有他的队友皮耶罗和舍甫琴科,而且,齐达内、卡卡这些人本身也有很强的得分能力,他们也要分担相当多的射门比重。另外,在这些球队中,因扎吉虽然更靠近对手的球门,但也同样受到了更多对手后卫的干扰和严密盯防。而且还要看球队的战术是否围绕着他来运转。
普罗蒂和因扎吉的故事,都说明一个前锋进球多少,其实跟中场的实力并不是必然成正比。这不仅仅是在意甲赛场上,在西甲、英超都是如此。比如之前举例的哈塞尔巴因克之于马竞,拉瓦内利之于米堡。
有意思的是,西格诺里后来离开拉齐奥,先去了当时已经沉沦的桑普多利亚,结果踢得乱七八糟,可能真应了那句话——中场不行。但到了博洛尼亚以后,已经是老将的西格诺里就焕发了第二春,但横看竖看,博洛尼亚的中场球员纸面上还不如当时的桑普。
类似的情况,意大利国家队也可以作为很好的例证。1998年世界杯时,意大利队的中场是阿尔贝蒂尼、迪诺巴乔这样的有一定技术能力的防守型中场,但维埃里却可以大杀四方,5场比赛打入5球,奠定了世界第一中锋的位置。2002年韩日世界杯,维埃里还是5场5球,中场人员比1998年还差,加图索和扎内蒂担任后腰,技术含量跟阿尔贝蒂尼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可是到了2004年欧洲杯的时候,皮尔洛已经成为意大利队的中场组织者,维埃里反而进不了球了,连在自家门线上解围的头球都顶不着。
2006年世界杯,意大利的中场有了皮尔洛这个大师的存在,但卢卡·托尼整个世界杯赛只进了2个球,跟中卫马特拉济的进球一样多。要知道,在世界杯前的这个赛季,托尼以31个进球成为意甲联赛最佳射手,而且是意甲联赛有史以来进球最多的最佳射手。不是托尼不行,也不是皮尔洛不行,其实就是打法的问题。正是对手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托尼身上,才让格罗索、皮尔洛、马特拉济这些中后场球员有了更多的远射、定位球的得分机会。
有人说了,你就会说意大利的,全世界除了意大利,别的地方还有这种情况吗?有啊。1998年的法国,中场齐达内、德约卡夫、德尚都是非常出色的中场,结果吉瓦什死活不进球。别以为吉瓦什是滥竽充数,他前一个赛季刚刚拿到法甲最佳射手,这要是滥竽那就太说不过去了。还有葡萄牙的保莱塔,西班牙的阿方索等等等等,太多了。
所以说,前锋进球多少,跟身后的中场有没有关系呢?肯定有。但是不是说中场强大,前锋就一定进球多?真未必。不然大伙可以回来再看看去年的中超,控球率、射门、射正、传球成功数等各方面都位列倒数的北京人和,中场外援奥古斯托受伤后,主要是朱宝杰、史亮、陈杰这些人在踢,但北京人和的前锋迪奥普,就是进了国安球脱衣服露腹肌庆祝的那个黑人,还进了12个球呢。要是把陈杰换成比埃拉,把朱宝杰换成奥古,把史亮换成张稀哲,这迪奥普不得进疯了啊!一赛季30个挡不住吧。
上面讲了普罗蒂、西格诺里和因扎吉的故事,就是要说明,不从数据来证实,而仅从发生的真实历史也能证实,好前锋未必要靠好中场,好中场未必能喂出好前锋。
从数据上来说,阿兰的射门成功率还不到百分之四十,比巴坎布这个达到百分之五十的低了不少。但数据是不是能够真实的表现出真实情况呢?这个信的人自然信,不信的人肯定会说要看表现。
昨天开始,就有人在微信群里发出对比图,一边是同深圳的比赛巴坎布错失李磊横传的大空门的GIF,另一边是阿兰连过数人进球的GIF,两相对比,一个下地狱,一个上天堂。
但是阿兰真的就不会吐饼吗?北京主场(ID:bjzhuchang)随后在网上搜索了:“阿兰失空门”、“阿兰 吐饼”等关键词,结果发现,阿兰不仅仅会吐饼,而且吐的一点不比巴坎布少,也一点不比巴坎布邪乎。
在广州FC的贴吧里,就能找到不少广州球迷吐槽阿兰吐饼的帖子,当然看起来讨论的激烈程度和发帖数量比巴坎布要少一些。
这里不是非得要用放大镜去“诋毁”阿兰,而只是想说,其实空门不进也好,错失单刀也好,是前锋都会有,只是有些你看到了,有些你没看到。国安球迷里,国安的球每场都看的人不少,但天海的球每场都看的恐怕不会有,别说每场都看,就是每场天海的比赛都看一下集锦,恐怕也没几个。所以,阿兰失单刀、失空门,自然也就不会有人记得了。
其实又何止阿兰,被很多人认可的神锋扎哈维也不止一次踢飞空门,上网一搜就能搜到。
北京主场(ID:bjzhuchang)在网上找到了2018和2019年两年阿兰错失的十多个必进球的机会,考虑到“黑谁不能黑阿兰,阿兰是咱自己人”的原因,就不放送了。毕竟,阿兰本人跟咱无冤无仇的,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恶心阿兰,而是要说明一件事情——是前锋就会浪费机会,前提是这前锋能获得机会。
为大家提供更多看球的角度和思路,说真话,说实话,说有根据的话,始终是我们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