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的学科“歧视” 内附高校普遍认可的16种竞赛

纵观整个高考,最幸运的就是那些通过特殊批次进入名校的考生了。如果你现在还以为他们都是裸考进入名校的,那么你真的要好好了解新高考了。相信各个省份考入清北等高校的考生已经被大家熟知。高考裸分成绩也已经公布在各大平台,有不少家长考生疑问,这么多同分段考生,为什么他们进入名校?

这里不得不提包含各种争议的“自主招生”。同时也是裸考考生的噩梦。名校百分之六七十的名额被他们拿走。当然这不单单是裸考考生的噩梦,也是文科生的噩梦。

通过统计2018年高校自主招生简章对文科赛事的要求,不难发现高校“口径”出奇的一致,除北林提到“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外,其他赛事统统“消失不见”。

通过2018年报考情况来看,报名条件中不提及并不等于就一定没有机会,往年认可度较高的赛事依然是高校自主招生初审的“通行证”。

除上表所列赛事外,还有“外研社杯”全国中小学生英语大赛、“21世纪杯”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等赛事也有部分高校认可。如果对某所高校比较心仪,建议对照高校2017年简章条件做参考。

文科赛事通常需要获得国家级奖项才能比较有“含金量”,在初审时发挥作用,当然省级奖励机会也很多。

另外,文科生在报考自主招生时,考生综合成绩也是高校重要参考指标。如果考生综合成绩非常优秀,可以尝试冲刺更高层次的院校,甚至没有奖项也可尝试报考。

语文作文类竞赛奖项在报考人文社科类大学和综合院校时,专业可选择性较大,但在报考理工特色高校时,在专业选择上有一定局限性。

理科生具有文科赛事奖项可以报名自主招生,但是在专业选择上多为偏文科类专业,可重点关注文理兼收的专业。

如果考生到高三仍然没有任何奖项,且有一定文科特长,可以考虑参加文科竞赛,为通过自主招生初审增加“筹码”。

综合对比近几年高校自主招生简章不难发现,高校在自主招生初审条件中往往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竞赛奖项。以下是根据近年来高校自主招生简章,综合整理出来的高校普遍认可的16种竞赛,内容供参考。

从2017年高校自主招生简章来看,有95%以上高校对五大学科竞赛奖项有明确要求。在五大学科竞赛中高校比较偏爱数学、物理竞赛生,生物学、信息学竞赛生一般情况下对专业限制性比较大。

①竞赛时间:初赛各省时间不一;每年9月为省赛复赛;12月左右冬令营(全国决赛)。

③竞赛内容:初赛不超出现行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复赛内容以竞赛大纲为准;决赛参照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要求进行。

④竞赛特点:初赛难度维持在高考中高档实体水平;复赛和全国决赛远高于高考难度。

③竞赛内容:竞赛内容包含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的部分内容,依照竞赛大纲命题。

①竞赛时间:预赛各省时间不一;每年8月底省级初赛;每年12月左右为冬令营全国决赛;

③竞赛内容:包括高中数学、物理、生物、地理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具体参见竞赛大纲。决赛在初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适当补充和提高。

④竞赛特点:竞赛内容涵盖较广泛。初赛要求需40单元课外活动;决赛要求追加30单元课外活动。

①竞赛时间:每年4月-5月省级联赛,含初赛和复赛;每年8月下旬全国决赛。

③竞赛内容:在现行中学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扩展。包含高中生物和大学生物学部分内容。竞赛内容以竞赛大纲为主。

①竞赛时间:每年10月中旬省赛初赛;11月中旬省赛复赛;次年8月全国决赛。

②竞赛方式:联赛个人参赛,初赛为笔试,复赛为程序设计;决赛以省为单位派队参加。

③竞赛内容:出题范围、竞赛形式及评分标准等由科学委员会制定的联赛大纲确定。初赛以通用和实用的计算机知识为考试内容,重在考察基础与实用的知识,以笔试为主。

④竞赛特点:竞赛分普及组和提高组,但报名对初高中并无限制,因此初中生也可参加提高组竞赛。

作文类竞赛中新概念作文大赛和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相较语文报杯认可度较高。

③竞赛内容:初赛沿用征文形式,不命题、不限定题材、体裁,字数5000字 (含标点、空格) 以下。复赛使用指定稿纸,统一命题,规定时限内完成创作。

④竞赛特点:文科类竞赛里含金量最高的赛事。竞赛分A/B/C三组,A组为高二、高三学生。B组为高一和初中生;C组为学生以外的30岁以下的青年人。

③竞赛内容:初赛、复赛为命题作文;总决赛夏令营包括赛前培训、现场作文竞赛和演讲比赛。

①竞赛时间:每年9月-次年4月为初赛,高三初赛截止到12月初;7月全国决赛。

①竞赛时间:每年11月下旬-12月为初赛第一阶段,次年1月为初赛第二阶段;次年4月为复赛;每年7月为挑战赛及全国决赛。

③竞赛内容:初赛和决赛由全国竞赛组委会统一命制赛题,命题原则是依纲(现行英语教学大纲和新课标)靠本(现行课本)求新(多用新题型)。

初赛为笔试+听力;决赛为笔试+听力(+口语);夏令营包括全国中学生英语辩论赛、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赛、全国中学生英语风采大赛等

①竞赛时间:每年4月前为省级组织阶段;每年4月至5月为全国赛事组织阶段;每年8月中下旬为全国决赛

③竞赛内容:创新项目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

创新作品评比展示(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比赛、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

④竞赛特点:提交科技创新作品,可以是科技发明、程序设计、科学调查等,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医学、农学、生物学、工学等领域。

③竞赛内容:研究项目的学科分类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工程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医学、生物化学、化学、环境科学。

④竞赛特点:初评选出前100名考生参加终评。终评的形式为现场评审,包括综合素质考察、研究项目展示问辩、笔试三个环节。

③竞赛内容:按照命题要求编程,使智能机器人完成相关任务。艺术设计、网页设计、程序设计、动画设计(二维、三维、健康专项、手机动漫等)、创新设计(创新未来和创新三维)、微博英语、机器人竞赛等。

④竞赛特点:涵盖门类较多,基本上是艺术设计和技术的结合。全国奖需要通过面试才能产生。

⑥主办单位:中央电化教育馆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及有关省市教育厅联合主办

③竞赛内容: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机器人创意比赛、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和WER工程创新赛。

④竞赛特点:机器人竞赛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既要学习机器人编程,也要学习机器人硬件的组装和改装。尤其到了国赛阶段对软件和硬件的要求都较高。

③竞赛内容:设立了行为与社会科学、生物化学、植物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老年学、数学、医药与健康学、微生物学、物理学、动物学以及集体项目。

④竞赛特点:是全球最大规模、最高等级,也是唯一面向9-12年级(初三—高三)中学生的科学竞赛

③竞赛内容:参赛是以展板的形式,各国将自己的环境科研项目按组委会要求,以一定规格尺寸的展板将其内容尽可能以图片、图表、研究报告等完整地展示。

除以上列出的16项竞赛外,以下奖项也有部分院校认可。如:叶圣陶杯、北大培文杯、楚才杯、中学生英语技能大赛,东润丘成桐科学奖、女子数学奥赛、西部奥赛、东南赛等。因大多数高校没有明确说明要求,且认可高校较少,本文不做详细解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Previous post 新手也能学会!反手上篮速成班教练再不怕我被对手封盖了!
Next post 仅差2胜!五大联赛首个冠军即将揭晓已经等了30年5天后或问鼎